当前的位置:专题首页>成果内容

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成果报告节选

【文章来源:】 【发布人:谢树方】 【发布时间:2018-04-24】 【点击量:


2018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

教学成果报告节选

成果名称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学校改革创新的实践与研究》

申报单位            安徽材料工程学校                

申报人员谢树方张扬华甘培坤吴继霞汪志敏唐慧洪流胡孝森

朱季清魏琴曹明所程胜林朱本明乐远宏方成东郑明东王贤清汪海燕


第一部分 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加强政策制度研究,全面开展合作实践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现状与改革的研究

一、加强调研,了解现状,明确目标,合理设计

中等职业教育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数量需求,另一方面则暴露了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与质量方面的问题与矛盾,引发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与招生市场建设的压力。中等职业教育是否受到社会欢迎,一方面取决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对就业单位的贡献程度,一方面也需要提供在就业岗位质量与就业服务质量的保证,因此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与相关管理办法、政策制度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这是职业学校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为推进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共创校企双赢,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密切联系行业企业,深入开展职业能力分析,建立全方位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探索制定基于岗位能力的人才培养标准和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合作双方来自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组织,在办学动机、管理理念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而统一的教学管理机制非常必要。

大力推动校企合作,通过政府推动、部门拉动、校企联动、集团促动等方式,努力统筹职教发展与产业规划、培养目标与用人素质、教学资源与生产资源,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的联系,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企业生产效益增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服务产业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能力。

校企合作不只是做在职业教育末端企业学校技能人才需求合作,也不只是教育过程中的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开发课程和开展企业员工培训,而是在教育全过程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双方能够持续合作的利益机制,怎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作为职业教育阶段性的办学导向,在中职办学目标和培养方向上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加快,仅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成才的期望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望,必须要以技术技能为目标来确定职业教育的办学导向。

基于此,省教育课规划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与政策制度的研究》(项目编号:JG12001)设计了问卷和相关研究问题,就学校毕业生素质、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内容等问题进行一次深入调研。我们在市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主题,在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服务质量,做好机制创新与制定一些推进的保障措施等方面来不断加强研究,力求校企合作有深度,提高服务功能。课题主要研究了以下几方面:

一是校企合作模式的调研与选择: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管理的模式有哪些?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如何?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是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选择并建立符合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模式;研究制定校企合作的管理办法与制度——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企中校、校中企、顶岗实习等模式;校企合作办学、教师下企业锻炼实践、学生就业实习等管理办法;优秀实习生考核、毕业生跟踪联系等管理制度。

三是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就业市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校企合作办学情况和毕业生实习安排后的管理情况。探索新形势下适合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管理模式与途径,建立企业参与学校质量评估、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管理办法,开展企业参与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招生情况、教学与管理、毕业和就业等监控实践活动。

四是总结分析与对策研究:探索并总结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了解行业企业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情况,重视就业市场对职业学校专业开发的预测作用及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反馈与影响。完成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政策与制度的构建与论证,探索符合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新的方法途径。

在校企合作的调研过程中,问卷调研20多所中等职业学校的主管处室,走访了20多家合作企业的主管负责人,将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定样本的分析报告,对课题具有一定的基础作用。召开了多层次的研讨会,有政府校方企业的多边对话研讨,有校企双方的合作研讨,有学校专业建设的专题研讨,对校企合作的模式与方法、校企合作的主体因素与伴生影响因素、合作企业责任与校方责任、政府责任主体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必要的建议。

学校出台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开展了校企合作的实践,安排青年教师下企业实践,积极参加合作企业的文化建设与课程开发,引企入校,文化共建,加强专业建设与合作的广度深度,拓展合作内容与空间,提升校企合作的品质。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与实践方面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如: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顶岗实习;服务外包产业,开展重点专业建设;开展冠名办班,企业文化进校园的合作模式;开展工学结合学生参观见习实习勤工俭学基地项目建设合作、员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等合作,都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二)校企合作的现状思考

l 校企合作的法律地位仍不明晰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11年。该法的颁布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实施建立了法律依据,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一些条文已明显滞后于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规定要求职业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企业的职业教育特别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责任没有得到强化,职业院校“一头热”,没有改变学校的办学模式,只是指出了合作的方向。

l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在职业学校已经开展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多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由于动力缺乏或不足仍停留在浅层次的结合上。一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企业对技术和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观念陈旧,缺乏与学校合作的动力。二是现行行业企业的管理体制、制度和政策不利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在没有政策、制度保障的情况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支付的额外教育成本,需要自己独立承担,没有主管部门或政府分担。三是校企合作缺乏法律依据。在现实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对校企合作的把握只是依靠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的协议和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等,对学生参与岗位工作的劳动限度、时间限度、质量评价和结果考核尚缺乏法律依据。

当然,校企合作除了以上主要宏观政策问题,还存在许多微观和中观层面的问题,如校企合作的课程问题、师资问题、实训基地建设问题等。

(三)校企合作的现状思考与政策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让校企合作有法可依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已经实行多年,但是近1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该法没有及时调整,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的指导作用明显下降。尤其对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发展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形式,缺乏有效的指导。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实用性人才,要求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的能力标准“零距离”。目前的企业也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改进,原有的技术员工不能适应新的要求,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不能马上顶岗;另一方面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很难到企业实习,大量的毕业生无法就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法律保障职业学校的学生到企业实习,没有法律保障企业承担培养技术人才的责任。而且,即使职业学校能够促成与企业的合作,在校企合作中,双方处于完全不平等的地位。这不仅有违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本意,也不利于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因此,建议尽快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工作,在提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法律地位的同时,明确界定企业的法律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的责任,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全国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钟秉林、杨兴平建议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条例》,联名呼吁制定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建议“尽快启动制订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鉴于《职业教育法》修订周期较长,而校企合作的客观要求迫切,建议尽快启动制订和实施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国务院名义颁布实施,并在全国两会期间将推进情况向社会公布。”“调动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要给予企业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的法律地位,运用税收减免、金融支持、购买服务等手段,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对于参与程度深、效果好、影响大的企业,应予表彰并推广其经验。”“注重提升行业指导能力。转变政府职能,把适宜由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如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交给行业组织,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并强化服务与监管。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引导行业、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等教育资源作为重要职责。大中型企业应有专门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实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2、出台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政府要注重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条例来协调和支持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发展。我国校企合作中涉及的学生安全、技术保密、成果分配和学生待遇等方面的立法还不健全。各级政府在人事、财务、奖惩、信贷、税收、考核等方面尚未制定配套的支持校企合作的倾斜政策和鼓励性措施,如企业参加校企合作不能像职工教育那样将费用列入成本,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从而抑制了他们参加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及完善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支持、规范和管理企业的参与。分级成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参加的协会或专业委员会。

专门机构的成立,尤其是一级和二级机构,在校企合作实施中应起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加大劳动市场信息和人才培养信息的交流,使学校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需要的最新动态,减少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增加学校和企业结合的机会;二是通过有关制度的建立,如参与企业和学校注册制度或备案制度,使学校和企业及时了解和掌握结合的效果,利用这些反馈信息,不断完善结合程序和措施,使学校与企业的结合更快捷、更顺利、更有效;三是通过各种教学文件的起草和审定,提高结合的水平和质量,使学校与企业的结合能持久开展;四是通过定期组织召开不同层次机构的联席会议,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交流,加强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加强企业和学校双方人员的交流,为双方结合和合作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多的信息。

3、健全合作模式,让教学管理适应校企合作

从学校内部看,我国产学合作、校企合作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改革。随着校企合作教育的深入进行,学和用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直接,学生和企业对学校的课程提出很多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很有必要将我们的探索深入到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与模式等改革中去,使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更好地适应学校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的“2+1”模式、“2.5+0.5”模式,必须对现有教学方案进行解构,然后重构“校企合作教学方案”。对现有教学方案的解构,就是要对课程设置的功能和作用进行重新评估与明晰,据此确定教学要求、教学时间、教学进度、教学场所(学校或企业),注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在此基础上制订“校企合作教学方案”,方案中要特别明确各专业所面向的实习岗位(群),因此,应针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职业院校和企业生产的特点,组织研究制定具有规范意义和可操作性强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将校企间的合作上升到规范性协议的层面。

一定要结合学校与企业的特点,根据已有法律法规签订由学校、企业、学生及家长几方确认的联合培养协议。

4、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校企合作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主要特点集中在“企业工作”上,完全有必要探索校企合作市场化的运作办法,市场化运作的关键是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学校的观念转变和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在观念方面,要对校企合作重在能力提高、宽专业对口等有正确的认识,对学生工作质量的规范化调控要有严格的制度和措施,改革学校的机构设置与功能,提高学校对外协调的能力,尤其是与劳动力市场协调的能力。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协调配合,做好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预测。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指导行业企业完善职工培训教育制度。加强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企业间的技能交流、信息互通,促进教育资源薄弱地区企业职工的技能水平提升。

5、加强课程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要转变教育观念,狠抓实践教学,切实从以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偏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转变。要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的校企合作教学机制。要突破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

课程管理与改革上要加强职业岗位与职业素质的分析,了解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计教学情境,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校企联合制定培养计划与培养实施方案,联合开展课程开发。结合岗位技能要求和国家职业标准,明确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安排、教学组织、考核评价等。校企双方根据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课程和教材,充分发挥企业实践性、创新性的优势和院校教学管理系统性、理论性的特点,使课程内容更加体现就业导向和职业特征,更加关注服务企业发展和劳动者职业技能提升。

联合组建教师队伍,实施教学活动。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教师队伍,企业邀请职业院校教师为“访问工程师”,跟踪了解企业一线最新技术,参与技术攻关和合作研发;职业院校引进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为导师,讲授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校企双方共同组织教学活动,按照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教学管理的规范,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员工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合理确定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根据实际分专业、分阶段、分层次组织教学,实现工学交替进行。企校双方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在企业工作或实习期间以企业管理为主,在院校学习期间以职业院校管理为主。

联合开展考核评价。校企双方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标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评价。在推进校企合作过程中,处理好“工”与“学”的关系,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以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加快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

改革和完善管理制度,为推进校企合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制定“产教结合委员会”制度,让企业真正参与学校的管理,鼓励企业和学校一道进行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建设;要制定“加强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的实习制度,加强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和安全工作,制定为参加校企合作学生提供合理报酬和津贴的政策,保护学生合法权益。要制定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度,要求一方面从企业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另一方面教师要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要根据校企合作的需要,积极调整学习制度,改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评价考核办法,确立以顶岗实习单位评价为主体的考试制度等。

由于时间以及人员精力所限,对校企合作的机制和模式研究还有些更待深入的地方,尤其是模式问题:每一种模式事实上都有其自身的土壤,对于和经济文化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校企合作而言更是如此。校企合作的模式研究应采取多种研究方式对形成模式的经济、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   整合资源,改革机制,逐步推进,专项实践

——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现代学校治理体系与办学机制的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和模式是目前各类职业学校积极探讨并努力实践的内容,如何改变职业学校的被动应付的局面,实现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循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中等职业学校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向一个新教育时代转型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校部两级管理,专业部负责制”管理模式的实践过程,是中职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外延不断扩展、内涵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制度化、操作和评价逐步规范化的过程。

【关键词】 学校  改革  管理制度  机制模式

(一)项目改革目的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和模式是目前各类职业学校积极探讨并努力实践的内容,如何改变职业学校的被动应付的局面,实现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市场的良性循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中等职业学校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向一个新教育时代转型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校部两级管理为核心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本质特征是管理自主化、人本化、个性化。“以人为本”,在学校就是以“两个人”为本(教师和学生),特别是以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为本。一是下移管理重心,二是减少管理层级,三是不断深化课改。希望在课题研究中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一个较大提高,管理水平有一个质的变化,以使学校在安徽省内乃至中部地区同类职业学校中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二)项目研究目标与内容

1、通过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总结出中部区域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一定示范辐射作用的办学机制的模式经验,以便于推广运用。

2、通过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实践与探索,积极创造更好的办学氛围,完成学校办学质量与管理质量的提升目标,改善学校招生就业等外部环境,改善办学的社会人文环境,促进学校的第三次跨越。

研究内容

1、理论模型设计: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存在管理保障系统(处室)和管理运作系统(专业部)两大系统,管理层级只有2个层级的管理模式。

2、学校改革准备:专业部处室职能层级分工、管理方案研究与拟订、管理制度建设、管理工作流程设计;管理目标的设置、实现的途径方法的分析。

3、改革工作的设计与评估:“校部两级管理,专业部负责制”的实践与行程评估的设计,改革工作的实践与行程评估。

4、改革工作成效评估:调研数据的维度设计,调研统计分析。

·管理效果——学生守纪与尊敬师长、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状况、学校绿化净化美化的评估、教师工作的幸福满意指数;

·教学效果——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的实现指数评估;抽样分析——基础课成绩的提高程度、专业技能考核的中级通过率;教师学生的反馈情况;就业安排的稳岗率与工资指数,

·社会满意度——随机调查与相关社会人员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或者用人单位和当地社会家庭层面的满意度;

·同类比较调研分析——同类职业学校的管理经验交流与比较分析。

5、课题的总结与分析: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与管理模式的理论模型描述;改革实践探索的成效分析——对我省乃至中部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机制与模式的改革目标达成情况的分析。

6、课题的后续性研究:管理模式的革新、新经济形势下职业教育管理方式与方法的改进等。

(三)项目改革成效

1、改革整体评价

办学思想明确,突出质量核心;

办学思想明确,决策简化高效,制度管理先行;

人文合力共建,资源合理配置,机遇挑战并存;

办学思想明确,突出质量核心;

决策简化高效,制度管理先行;

资源合理配置,人文合力共建。

“校部两级管理,专业部负责制”管理模式的实践过程,是中职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外延不断扩展、内涵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制度化、操作和评价逐步规范化的过程,也是我校教育教学体系逐步完善、走向成熟的过程。校部两级管理符合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管理精细化、实效化、人性化,校长决策明确、重点突出、效率高效。改革试点工作是我校最深刻的一次革命,它是从系统地调整生产关系、解决“制度问题”的层面入手,来解放职业教育生产力,因此,我们要用改革的、渐进的方式完成对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改造,形成与知识时代、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时代基本相适应,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

办学思想明确:学校改革明确办学质量是职教的生命线,突出质量建设核心,紧抓教育教学常规,做好内涵建设文章,学校管理与教学巡查制度的落实,使“三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校部两级管理,专业部负责制”开展专业部运作模式的改革,专业建设方向明确,把握已有优势专业基础,突出专业建设,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开办学校的专业,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学校较充分地了解了地方企业行业的职业教育需要,加强专业设置的调查研究,设置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的专业,建设区域职教品牌专业。

决策简化高效:实施“校部两级管理,专业部负责制”,简化学校管理层级,权力下放,设置五个专业部,专业部主任负责专业的建设,对专业部的人事财物全面负责。学校决策性的会议简洁,不作繁复无效的讨论,专业部与职能处室事先做好工作讨论与研究,会议通报交流,听取建设建议。必要的决策经过充分讨论后较快形成决议,民主集中,形成合力,“人心齐,泰山移”,构建合力共建的团队。

制度管理先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以制度管人,用制度育人,学校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教师管理的相关制度——考勤、课堂教学、班主任、骨干教师、绩效工资、技能竞赛辅导、财产维护与购置等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学业管理、班级考核、文明仪表、出操集会、工学结合、毕业实习等管理制度。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学常规的巡查,及时公布巡查情况,反馈信息,并与专业部的考核绩效挂钩,达到高效运行的目的。

人文合力共建,资源合理配置:学校注重倾听教师职工的心声和需求,着力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环境,教工食堂的开办、塑胶操场、学生浴室的建成使用、学生食堂的整顿,显著改善了师生员工的教学与生活条件,温暖人心。“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将爱心放到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中去。”全校教师要全员抓德育,人人关注学生的发展,学校加强教学服务,为师生解除后顾之忧,很好地体现出人文关怀。

2、校部两级管理办学机制改革的成效

2.1  制定管理制度,明确部室职责

“校部两级管理、专业部主任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下,开设的专业主要有: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建筑、财务会计、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社会文化艺术、现代农艺技术等。出台了整套的职责规范与管理制度,加强专业部的考核与评价,做好学校工作的协调,使得校部两级管理模式下的管理工作便捷高效。

2.2、学校管理现状变化很大

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学校办事效率提高,宏观问题微观化,有利于具体事务的解决,班级管理趋于稳定,学生学习秩序得到规范与强化,常规管理趋于规范。

2.3、竞争机制的引入,激活了学校的活力

教师的积极性、工作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大幅提高,自发自主干事的风气业已形成,教师的归属感增加,幸福指数提高。

促进专业部挖掘人才,有利于年轻的管理人才的成长,有利于学校后期发展的干部储备。重视师资培训,努力打造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企业及社会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利用政策,招聘及引进优秀人才。

2.4、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突出专业建设

主动对接企业、开发区、人社部门等,开展市场调研,紧紧围绕地方产业特色,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重点把握已有的优势专业,突出打造特色专业、着力构建新型专业,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加大合作力度、深化合作深度,且不断践行工学结合、企中校、引企入校等多种办学模式;

学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主两翼”的发展战略,坚持“为地方企业服务、为当地经济服务”的宗旨开展培训工作,近几年,短期培训学员的就地转移率达100%。培训范围辐射宁国市所有的乡镇、街道办事处,订单培训合同数量达宁国市规模以上企业的80%。成功搭建了农村、企业、学校的平台,通过学校服务,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受益的多赢局面。

2.5、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全员德育制

秉承“成才先成人”的理念,突出常规管理,实行“全员德育制”的管理模式;优化课堂,实行课程改革、编制校本教材、突出技能培养,实行“实训导师制”的教学模式

2.6、加强学校资金和财产管理,提高资产的利用率

资金切块,使用更为合理;财产保管,更能督促到人。

(四)思考与建议

1、要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政策保障

在职教的改革与发展中,近几年的国家政策有很大的倾斜,但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也感觉到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应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明确政府的职责与任务,发挥政府的主导与指导作用。

学校的办学条件仍存在很大问题。这是因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一是要投入大量的设施设备,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且与行业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还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还需要较多的社会力量支持,如专家指导、行业企业合作、教师下企业锻炼、聘请兼职教师等;三是招生与就业,需要投入的成本太多等。

2、要不断改善职教办学的社会环境

中等职业教育是否受到企业欢迎,一方面取决于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毕业生的质量,一方面也需要就业岗位的质量与就业服务质量的保证。同时,在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这需要学校要做好对学生就业状况的了解,要加强毕业生的跟踪调研与回访,加强与学生家长、就业单位的沟通交流,做好相应的管理和服务。

另外,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专教育在百姓印象中是最好的“跳农门”方式之一,然现在由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误读与思维定式,也给职业教育造成不利的局面。对于教育的类型选择,老百姓将职业教育定位于低等教育,子女中考后成绩较差,无奈选择职业教育,长期形成职业教育的层次化差异,无形中对职业教育形成等级印象,造成类别差异,变为弱势教育类型。

3、要不断创新校企合作办学的模式与方法,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与深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转型升级、设备更新换代、新材料、新工艺等对员工的要求也是日渐提高。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不仅是学校单方面的行为,更需要政府的主导、企业的深度参与,然目前,“剃头担子一头热”的现象依然存在。要加大资金与政策扶持力度,创造良好的环境,制订法规与政策,理顺企业与学校的关系,调动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将校企合作变成学校与企业的自觉行为,实现互惠双赢,共同发展。

当然学校还要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关注度和对社会宣传,不断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职业学校办学吸引力,让更多的学生主动报读职业学校。

4、要强化内涵建设,改革办学机制

学校模式效应不明显,特色不显著,创新力不够,在改革中难以形成品牌集聚效应,这需要学校不断地转换思路、开拓创新,总结、发扬自己的特色。明确办学质量是职教的生命线,突出质量建设核心,紧抓教育教学常规,做好内涵建设文章。关注生源质量,提倡精细化管理,小班化教学,鼓励与学生个体的成长紧密对接。

课堂教学改革亟待抓紧推进,课堂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要注重课堂教学,要促进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专而精。一部分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一刀切”、“满堂灌”,或者放羊式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不注意课堂教学效果,贻害学生。

开展办学模式改革,专业建设方向要明确,要重点把握已有的优势专业,突出打造特色专业、着力构建新型专业,专业建设要紧紧围绕宁国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符合区域经济的现状。

目前,学校在专业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重复建设、低层次建设,在周边还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品牌的辐射效应没有形成。

5、要从数量、结构与水平等方面打造教师队伍

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是目前校内专业教师相对薄弱的环节,提升这些能力需要一线工作经验的积累;教师参与新课程体系构建明显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通过“引进”的途径来吸纳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骨干亦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专业团队建设尚存在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

要根据学校的规模,科学设置教师职数;要为职业教育开辟“绿色通道”,选聘专业化教师;要着力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凝聚力、吸引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

要重视文化课教师幸福感的提升,要强化文化课教学及教师力量的统筹,要加大对文化课教师的培训,要加大对年青教师的素养提升工作,要充分肯定和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品牌文化

文化是“软实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品牌文化,实现以文化育人是学校不断追求的目标。中职教育应融入企业文化,积淀独特的校园文化,明确办学定位,凝练特色、创新办学理念、创新制度文化,强化内涵建设,构建独特的、充满意蕴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体系,以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对外拓展。中职教育还要依托特色校园文化开展学校品牌建设,培育学校特色,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构建中部地区中职学校内部管理机制创新的理论模型,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总结出中部区域中等职业学校具有一定示范辐射作用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模式经验,以便于推广运用。

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质量。通过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实践与探索,完成学校办学质量与管理质量的提升目标,积极创造更好的办学氛围,改善学校招生就业等外部环境,改善办学的社会人文环境,促进学校的跨越。

7、加强专业部的协调发展,提高各专业部、处室之间的合作

“校部两级管理”改革在机制和制度设计上需要进一步完善。专业部发展还存大客观上的不平衡性,还须加强交流与合作,要有规划与目标,在硬环境改善的基础上,要加大软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很多工作尤其是学生管理工作还要不断趋于细节化的管理,专业部之间不仅是竞争,更应是相互协助与合作,要经常性地交流,要实现局部资源共享

每学期的资金指标应提前下达,专业部资金使用仍须清晰明确,需考虑资金使用完后的财务使用与支配效率。

总之,“校部两级管理,专业部负责制”的管理模式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改革工程,在职业学校发展艰难的今天,只有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实行专业发展优先的原则,实现专业建设品牌化和专业建设特色化,有效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一支品牌的教师队伍,形成各个职业学校管理育人的品牌学校文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先机,走出职教发展的艰难泥沼,迎来学校发展的光明。第三部分  专业建设为核心,课程内容为抓手,教法模式为切入

——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教法的改革

(一)基于区域视角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的调研分析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省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增强毕业生竞争力,满足社会经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需求。进一步了解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对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工作规范、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明确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定位、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探讨专业教学模式与方法,深化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行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学校调研,了解专业教学现状、学生就业去向、学生的继续学习需求、企业需求与专业教学建议等,为落实皖教秘职成〔2013〕11号文件精神,做好方案的编写工作,提供较全面客观的依据,特开展本次专题调研。

根据职校“服务社会,成就未来”的办学宗旨,本课题组对安徽省不同区域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较为全面的掌握了安徽省近年来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的相关信息,为今后制定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提供数据分析,同时为全省各中职学校,在今后计算机应用专业确定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指导学生就业方面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也为本专业落实新课程教学改革、确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修订、以及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竞争力等方面提供有力依据。

调研内容包含:

l 计算机应用行业发展状况和企业专业技术应用状况。了解了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最佳期望和形势走向,特别是对现在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是否适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及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双向现实满意度等。

l 现行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比例、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等;调研所在学校的学生生源状况;就业与升学情况:专业就业率、对口升学率、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对口率。

l 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情况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法,通过电话、信函或实地回访毕业生,由毕业生填写问卷,对应往届毕业生的工作情形、薪资水平、继续教育、岗位能力素质等15个主要问题进行调研。

1、准确定位专业方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1  专业定位:培养具有计算机组装、调试和维护技能,具备吃苦耐劳、工作踏实、团结协作、诚实守信、有较强服务意识的能适应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群的中等技术人才。对学生进行青春理想教育,让学生走出自卑感的阴影,重新鼓起追求上进的勇气,使他们体会到学习中的快乐。准确的专业定位就不能回避以下几个问题:

1)中职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不断专业化,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化、全面化,更需要既懂得计算机知识和理论,又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化工作的人才。在我国,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还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呈现两头小、中间大分布。既缺高级信息技术人才,包括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更缺技能型、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即“信息技术蓝领”——大量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每年的需求量高达数百万人,这其中存在着很大的供给缺口。 根据这些信息及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认识到原有中职计算机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结构错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需要。作为中等专业职业学校,我们应该填补低端人才培养的空白,成为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战场。

2)决定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因素是什么?社会市场需求是影响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市场的需求。计算机应用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全部掌握它是不可能的。例如CAD,要求学生不仅会操作应用一些CAD软件,而且要掌握制图、设计等基本专业知识。又如计算机广告设计,不仅要熟练操作平面设计软件,而且要具备相应的美工基础,以及美学、心理学等知识。因此,如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的、多面化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才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划分为多个应用方向,让学生选择某个方向进行比较深入地学习,使之毕业后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企业求才若渴,一再表示在招聘中不惟学历论英雄,却对刚毕业学生的能力抱有较大的怀疑,对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更多持批评的态度。由此,反思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已经明显落后于职业岗位的技能发展需要,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我们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学习资源。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制定切合实际的培养目标。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不同于电子、机械专业,既不是工厂的流水线,也不是批量生产的车间,其岗位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也不能是同规格的“批量生产”,必须面向职业岗位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培养。

在计算机办公应用、平面设计、网络技术三个方面以开设兴趣小组的方式,制定较高的培养目标,选拔在这方面有特长爱好的学生,人数不易过多。教师可以不受上课时间限制,在课余时间给他们辅导,对这些学生高标准,高要求。在他们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及毕业证后可输送到企业的相应岗位上。

1.2  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工作岗位群的任务、职责与能力为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岗位工作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结果以岗位工作考核要求来进行评价。

1.3   加强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今后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把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多项有益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综合能力;坚持班级每天一小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一个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竞技比赛活动;加强学生的深入交流,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长。

专业岗位及职业素质需求包括:基础知识需求:应该具备高中及以上文化层次,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必备的数学、外语和其他科技文化知识,具备良好的自学提高意识与能力;良好的基本道德素质:主要是应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吃苦、任劳任怨、虚心学习、对人有礼貌、能有效的与人沟通协作。专业技术知识需求:员工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精通完成工作所需要的应用技术,熟练使用工作工具。最好能一专多能,适应性强,能较快的进入任务角色。职业从业素养:员工在拥有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上,还应具备良好的理解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克已隐忍、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质量意识、产品竞争意识、工程意识,能通过学习快速掌握新的技术,思维开放、接受新知识快。

1)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2)有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和热情,吃苦耐劳,踏实肯干。(3)办事迅速准确、良好的执行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以外的素质及能力的培养。(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胜任高强度的劳动。(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6)具有一定的协调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7)具有自我学习、知识技能的更新、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8)具有基本的文化素养,能够准确理解工作任务。(9)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2、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  改革课程设置

特别在课程改革上下功夫,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教材内容,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视实践课教学,加大实操训练,是办好职业学校的核心因素,是职业学校的生命力所在,开足开好实践课,并加大投入,分阶段进行专业技能考核,让学生真正握有一技之长。实践教学,每次上机要有上机任务,上机任务与岗位群相关工作相联系,每一阶段的实践教学完成设定的岗位技能;上机实习以小组团队为单元,以学生为主体完成实践操作;定期深入到企业进行见习。

针对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调整专业教学目标,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紧缺人才。中职计算机专业(大专业)可分为以下四个专业方向(小专门化),即:办公自动化、硬件设备组装及维护、网络应用、图形图像处理等多个模块。课程要根据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进行设置,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精简、整合与综合化处理,使课程设置尽可能满足行业就业岗位需要和职业教育多样化的需要。

课程设置的原则为社会实用性和模块化设置。根据社会的需求、计算机科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技能方向课(模块化),并且每门课程应制定出相应的目标,同时对一些有特殊爱好的同学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

2.2  改革课程管理

明确教学目标:以企业岗位群的任务、职责与能力设定

科学制定计划:以岗位工作群工作过程为模块制定教学模块,合理的安排课程设置比例,一般来说,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课程大部分是一些应用软件,例如Office,也有开设系统软件,如windows XP系列等操作系统软件和一些相关的语言教程。它们都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讲解和实践的关系处理:既不能只上机,不讲解,这样忘记了教学的目的;又不能只讲解不上机,这样不能保证学生参与上机的时间和上机实践。

随着计算机分支越来越细,开设的课程应面向市场需要,岗位需要,如平面设计方向,动漫设计方向,三维动画制作方向,影视后期制作方向等。

加强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各模块的教学任务,并达成教学效果。

加强课程考核:以工作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职责与能力为依据设定考核目标,分阶段(每周、每月、半期、一期、全年)对学生各种能力进行考核与评估,并随着企业岗位群工作的变动对考核目标作出相应的改变。

教学管理制度。中职计算机专业在教学管理制度上,要根据职业教育特点采用选修课制度和学分制度。选修课制度可以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自身的条件选择课程。积极采用学分制,实施学分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有更大的机动性。

2.3  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仍然承袭传统的教育理念,沿用板书讲解式的陈旧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而且专业课时间安排不合理:要么前后两节相隔太久;要么老师讲完一节课后,不能及时安排上机,知识缺乏连续性,学生容易遗忘,影响学习效果。加之学校实训基地有限,学生动手机会减少,实操技术得不到提高。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未具备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强的特点,难于适应IT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在课程时间安排上要注意连贯性。专业课最好是据课程需要,两节连堂甚至一上、下午或一整天。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教学工具,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教学,增加实操课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师生互动,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提倡理论教学的精讲多练

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图文并茂,大部分内容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点拨、贯通的作用,教师多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计算机教学中应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让个性化的作业、考试代替学生的学习负担

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不能完全凭一次书面或上机考试来判定。若是这样对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同时容易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从而埋没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

4) 做好顶岗实习及就业工作

顶岗实习是为学生提供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提高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业工作复杂而艰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所以做好毕业生的安置工作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考察、安排就业、就业后的跟踪服务,每个环节都要精心安排,做到万无一失,才能达到出口畅、带动进口旺的目的。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实训教学能力

提高教师素质,建设“双师型”队伍,教职员工都要明白学生毕业从事的岗位群的任务、职责与职业能力。班主任要具备培养出学生的高职业素质的能力;专业教师必定是“双师型”教师,并能以工作过程为目标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岗位群所需要的技能。学校应积极支持计算机教研组,展开讨论达成共识并形成团队开展教学改革;按照调研结论及时实施技能教学,对技能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考核。

国家应在老师的培训上多下功夫,对于省内的部分学校,老师知识的更新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进步,学校无精力无资金加强老师的培训,使老师的思想与知识都存在老化的情况。往往造成老师教的与社会要用的严重脱节的情况。

要增强教师实践经验。中职学校教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无法进入企业体验生活,对计算机行业缺乏经验,无法及时把握计算机行业的脉搏。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应在假期间尽量安排专业任课教师通过送培、自学、校本培训等方式进行学习,组织专业教师外出到相关企业顶岗、参观学习。让他们及时把握行业脉搏,及时向学生传输行业新动向,促进学生了解行业需求,确定方向,激励学生奋发学习专业知识。

要想增加就业机率,还要针对本地市场情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比如自开公司进行电脑维修,电脑销售行业,销售服务公司,广告公司等,鼓励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以致用,学生自主创业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其次是注重培养专长,以前,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只讲专业,而不讲专长。那么计算机专业的中职学生与计算机专业的本、专科生相比有什么优势?中专生还有就业的空间吗?社会对中职学生还有需求吗?答案是肯定的。目前某些办得比较好的中职学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就很好,甚至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没有按以学科为本位的普遍采用的专业培养模式,而是选择某个职业方向上与专业技术相关的操作应用技能的培养,相比之下这就是他们就业的专长。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及相关行业的职业素质,通过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行业的拓展以及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改善教学条件,强化实践教学

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很大区别,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这样才能真正使计算机学习成为他们的享受而不会成为学生考试的负担。为此计算机教师要多动脑筋,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保证每小组有两套电脑设备,其中一套为淘汰的电脑用于学生学习与练习使用,另一套是能正常使用的电脑,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软硬件安装、调试与维护。

根据企业的岗位群,学校按工作模块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模块,利用企业岗位群的任务编制出校本教材;选用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参考教材。

加大职业学校的宣传力度,尤其是把职业学校的优势和特点,向广大初中毕业生进行介绍,特别要争取初中校长及毕业班班主任的支持,因为他们对初中毕业生的去向,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5、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扶持力度

可以形成企业与学校联办和结对的形式,这样既解决企业用工荒地问题也解决了学校学生定向培养的问题。

生源扶持。由于现在农村思想观念的现状,绝大部学生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学生家的思想总想削尖脑袋往普高送,而这种观念在短期内可能无法完全扭转,故教育行政和政府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扶持政策应在一定时间内坚持下去,否则,在目前职业学校招生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严重制约中职学校的发展,甚至会遭受重创。

经费扶持。国家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投入已加大了相当大的力度,但单就目前的各校的硬件软件设施建设而言,这种投入还不是很充足。

总之,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及其人才素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为社会提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能力、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教育必须重视课程改革,开足开好实践课,完善实习就业工作,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职业教育方有出路。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加强校企合作,不断的对教学进行改革,需要我们用一生的精力全身心的投入,我们相信职业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二)市场主体视域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建议

——以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为例

了解了行业企业对园林技术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情况、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园林技术专业招生就业现状、安徽省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建设、课程模式与教学内容的基本现状后,提出了中高职衔接的专业策略建议,一要加强生源市场建设,探讨招生与就业策略与扩大专业的办学规模,二要做好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三要加强专业建设的学制与课程体系的研究,四要加强专业核心课程与技术技能的教学,五要做好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  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园林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与策略建议

1、加强生源市场建设,探讨招生与就业策略,扩大专业的办学规模

从招生角度看,园林技术专业对生源吸引力不足的现象长期存在并将持续。在院校生源总体上已经面临较大危机的情况下,相关职业院校能否会继续坚持开办园林技术专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将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园林技术专业建设的使命与挑战,必须要有多维的视角。

目前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普遍面临困境,但无论是国家还是安徽省,均尚未出台相关保护性政策。从实际情况看,未来园林技术专业设置和布点数仍有可能进一步萎缩毕业生就业去向还有待引导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就业去向多为经济发达省份,安徽本地就业率相较明显偏低。

在生源市场建设上,现在中职学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的应届毕业生。每个地方每年的毕业生数量是确定的。就提高生源市场而言,建议招受一些历届毕业生(含社会人员)的学历提升来扩大生源市场。目前初中毕业生及家长对此专业的发展前景不是很了解,将来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问题都认为不太好,缺乏正确的宣传。

从就业角度看,据麦可思公司所作的相关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年度报告,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虽然市场需求量较大,但因其是艰苦行业,毕业生就业的转岗率和离职率均较高,且安徽省内就业率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园林技术专业建设的目标指向性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存在偏差。

因此,招生制度还有待改进中职学校的老师可以开发课程送教下乡,间接地进行宣传。组织园林学生到初中做修剪,到社区开展支农服务,教师下乡指导防治病虫害。在就业上要加大与企业对接,完成毕业实习,给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

2、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园林技术政府部门较多但目前在发展农业职业教育上缺少体制机制上的约束和保障,导致目前政府、行业、企业参与园林技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深度、广度都非常有限。

从社会服务角度看,一方面由于政府园林技术培训资源过于分散导致高职院校面向“三农”开展服务存在“有力无处使”现象,另一方面也因部分园林技术专业自身实力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匹配,造成服务“三农”中“有心无力”。

从体系建设的视角,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建设的使命至少有二:一是与中职、本科上下联动,彻底打通农业技术人才成长发展的通道,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二是与区域“三农”发展同频共振,成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对接、服务、支撑乃至引领区域“三农”发展的资源汇聚、整合平台。

但目前安徽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还远未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2014年,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农林牧渔类专业26个,占全部专业总数10.76%,专业布点数366个,专业点人才培养规模占总体比例为9.0%[4] 同年,安徽有11所本科院校(含1所独立学院)共开设20个农学类专业。从专业布点情况看,2所院校为10个以上,1所院校为4个,其它院校均仅为1-2个,41个专业点的总量占全省本科专业点总数的2.26%。[4]安徽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虽然呈现为金字塔结构,但过于扁平化。中职作为“塔基”的基础作用相对扎实,高职作为“塔身”的骨架力量明显偏弱,本科作为塔尖的牵引带动也明显有限。这种过于扁平化的金字塔结构,很难成为一种科学合理的体系化结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园林技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也造成实实在在的限制。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根据大多数本科和大专院校的培养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要掌握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外,还应具备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但就中高职的专业衔接,我们认为:一要根据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比如说皖南地区可能对园林植物的养护施工人员的需求量较大,而北方地区对园林植物的繁殖和栽培需求量较大,学生选择专业考虑的比较多的问题就是以后的就业的问题。将来大学毕业后在什么地方工作我觉得就安徽省的高职院校中应对本地区的岗位需求做一个合理的调研规划(3-5年岗位需求),能做到以岗定目标,服务地方经济。二要降低要求,培养中等技术人才。大多数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可能在校期间真正将技能水平学到手的很少,只学到一点皮毛。缺乏实践训练。更多的人是为了到大学得到一纸文凭而已。不愿意真正从事此项工作。据调查发现,现阶段各城市园林绿化和施工的工人都是来自农民工(可能是为了节约成本),真正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很少。所以,建议将培养目标降低,培养一线的技能人才。

建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扎实的园林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园林植物生产、园林工程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必备的职业技能,取得园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能适应园林生产及相关行业一线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3、专业建设的学制与课程体系模式的建议

面向“三农”发展的开放性、专业设置上的系统性、人才培养上的协调性等,均是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在农业技术和政策信息等方面相较农业生产经营一线并不一定具备多少优势,导致社会服务乏力。

经调研发现常规的中高职对接的园林专业的学制存在3+2、2+3等模式,就以3+2模式来说,在中职学校学生学习3年,在到高职院校学习2年。大多数地方在中职学习阶段主要是走对口高考的模式,在中职期间主要是为了高考而学习理论课程,到高职后又是理论多与实践少。

因此,我们建议统一招考,中高职衔接园林技术专业的学制实行2+2+1的模式可能更好一点,即中职学校开展2年的教育教学活动,然后转入高职进行学习2年,完成教学任务,顶岗教学实习1年进行实践学习。

课程开设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模式安排课程,根据工作岗位分解工作任务,确定需具备的主要能力,植物生理实训、园林制图、园林测量、园林CAD、园林苗木繁育、草坪养护实训、园林栽培栽培实训、园林病虫害实训、园林设计实训/园林施工实训、园艺生产实训/园林建筑实训等需要及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课程教学模式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方式开展教学。

4、专业核心课程与技术技能的教学、课程评价多样化建议

中职三年(第一年:中级基础教学。第二年:中级基础技能训练,第三年:涉及高校部分课程),这样能保证有效衔接。到高职后就从高级来培养。

建议课程主要开设:美术基础、植物与植物生理、园林测量、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注意基础课与技能实践课程的衔接。

校内实训必须具有植物生理实训室、景观设计实训室、园林机具实训室等,校内还必须建设一定规模的露地和设施育苗基地、园林树木栽培区和不少于300种的树种资源圃,供正常的教学实训用。

教学评价建议采用工作过程环境下的等级评定和项目导向的综合性评价。

5、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升。缺少实践经验,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加上农业行业的艰苦性,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团队在这一方面更为突出。在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老师基本都是来自于高等院校的毕业生,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实践教学能力欠缺。

建议职业院校加强师资培训和下企业锻炼,专业负责人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副高级以上职称,与本专业相关的技师职业资格或工程师以上职称;从事本专业教学3年以上,熟悉行业产业和本专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专任教师须在园林企业工作2年以上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累计6个月以上,取得园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并逐步成为“双师型”教师,取得高级工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执业资格证书,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10%~30%。

第四部分  专业引领,教研搭台,同伴互助,注重培养

——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与名师队伍建设的实践

一、《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不仅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受到普通教育影响,而且职业学校教师也存在着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经历不足的问题,这种状况不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同时也成为阻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职业技术教育才有可能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观念上有所创新,才能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特色,使职业教育走向现代化和正规化,才能实现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双师型”教师是实现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是职业技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时代呼唤“双师型”教师,职业教育需要“双师型”教师。

然而,事实上我国职教“双师型”教师仍然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均、分布不匀的状况。“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课题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进行研究,旨在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深入探讨其实践状况,并力图找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权宜之计和发展前景。

(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研究

借鉴国外职业师资的培养与要求,结合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师资的特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政策规定。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认识,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在内涵上应该体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一“双师型”教师的界定,范围应只限专业课教师;

一一“双师型”教师要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与素质,能将专业知识正确、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并能获得学生的欢迎;

一一“双师型”教师要具有专业实践工作经历(经验),具备专业技能操作能力与职业素质,能将专业实践能力身体力行地传授给学生;

一一“双师型”教师要分层次和等级类型,如初级、中级、高级和专家,成可持续发展的分布。

在上述内涵基础上,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是指:

具备相应教育教学知识能力、教育教学资质、相关职业工种专业技术实践工作经验等素质条件,且具备不同层次等级的相关职业工种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和相应职业资格的专业课教师。

初级“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素质条件

必备条件

A1.具有中学二级以上教师系列职称者:

A2.近三年内有一线专业实践教学任务;

必备其一

A3.3年参加校级以上教学比赛且获得校级2等奖以上级别奖励者(市级以上3等奖以上);

A4.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者;

A5.获得校级教学质量奖者;

A6.获得校级优质课比赛优胜奖以上者。

初级“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素质条件

必备条件

Bl. 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者(含职业技能考评员证书者);

B2.有累计半年以上本专业实践工作经历与经验(包括在企事业单位进行培训或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带学生下工矿企业实习实训、参加实习实训基地及实验室建设、参加与企业的联合科研项目攻关、参加产学研项目研究、参加专业技术社会服务活动、进行专业技术创业、承接相关专业技术兼职工作等);

必备其一

B3.主持1项或参与(8)2项以上校级以上应用技术项目研究;

B4.个人研究成果获得专利且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实际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B5.指导的学生获得了县市级以上技能比赛优胜奖者。

中级“双师型”教师标准  略

高级“双师型”教师标准  略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

合理地推动“双师型”队伍建设,需要良好的培养机制,显然我们不能把职教师资的培养等同于普通师范生的培养,就不能把大学毕业的学生直接选来当职教专业课教师,必须在吸收与借鉴的基础上,对师资培养的生源、录取方式、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分配使用、职后培训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建立起我国职教教师培养的特定的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

1 “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需求与基础研究

1.1  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开展继续教育是使中职教师不断保持良好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改造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1.2  逐步建立教师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习的制度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 教职成〔200611)指出,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学校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

1.3   完善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遴选一批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务的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培养对象。通过24年的努力,促使他们达到高级以上教师职务的教师水准,成长为具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掌握现代教育基本知识和现代化教育手段,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起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在实践上,可以采取攻读硕士学位或建立教师教学进修制度的办法,以集中学习的形式,定期组织专业课教师赴省级、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以名师或学科(专业)带头人为指导教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在相关专业开展实践性教学进修,立足在实践中提高。

1.4  建立和完善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度 建立名教师、教育教学专家培养制度

遴选一批具有高级教师职务和特级教师称号的优秀学科带头人作为培养对象。通过专项资助开展省级或国家级课题研究、举办教师个人教育思想或教学方法研讨会、参加国内乃至国际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及支持著书立说等,加强对他们的培养,促使他们进一步成长为具有广博、深厚的教育理论素质和精湛的教育教学艺术,掌握国内外教育教学、科研的发展动态,带动本学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在教书育人和教育教学研究方面成就卓著的名教师和教育教学专家。

1.5  建立专业教师技能考核的年检制度

通过每三年一次的技能竞赛或者技能考核,加强教师对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更新,同时通过考核使教师具备技能教学上的自我完善的“造血”功能。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在职培训(继续教育)任重而道远,要促进在职教师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立在职进修的激励机制,严格教师的任职资格,规范教师的聘用,规范教师的实习试用期培训,提供有效的培训物质条件,特别是继续教育的经费问题的解决,以及建立在职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

(四)中等职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建议

在深入探讨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状况,找到了当前我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困难和阻碍所在。笔者在本部分从政府部门、学校和教师个体三方面对也将对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并对我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一番展望。

1 加快政府部门角色与职能转变,制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发展政策措施

1.1   加快角色与职能的转变,加强部门间沟通,开设“绿色通道”

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王继平同志曾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基地第四次协作会上的讲话援引了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的话说,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当完成“三个转变”中之一就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如前所述,目前以学校为中心的、行政运作的职业教育模式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经济体制关系最密切的职教之管理,应该表现出‘开放’、‘灵活’和‘有效调控’的特性。”

因此,目前以学校为中心、行政运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应该向开放的、市场运作的职业教育模式方向改革,而政府部门的角色也应该实现从决策者和直接管理者到监控者和支持者的转变,政府的职能则以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为行为取向。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实施权力下放,赋予职业学校诸如人事聘用、人事流动、工资奖金等方面一定的自主权,使学校能够在学校的整体利益和自身发展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制订可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方案;

由于“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需要教育、劳动、人事、财政和各行业(协会)等主管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支持,要开通高技能职教师资引进的“绿色通道”。例如,教师需要获取工程技术系列资格证书,需要掌握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或者是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任专职或兼职教师,等等。政府应该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以确保“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为职业学校招聘人才提供服务,允许学校不受编制制约,以聘用制形式,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技师或高级技师担任专业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对于引进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任教,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学历和教师资格上放宽条件。由学校自主管理的上述人员,享受合同规定的相关待遇。

1.2制定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目前教师队伍的特点,制定阶段性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突破瓶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要在教师职称评定上,对“双师型”教师予以政策倾斜,对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再评聘第二个技术职称,也可根据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是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的技能成绩达到国家业技能鉴定合格标准的,由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三是要提高“双师型”教师津贴标准。

“双师型”教师建设本身就是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职业学校对有强动手能力同时又能胜任教学的专业教师的迫切需求而提出一个动态的、阶段性的课题,所以“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应实行两个转变:

一是工作重点的转变,即由基础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逐步转变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知识与技能)和学历层次的继续教育;二是培训机制的转变,即由单纯的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教师个人、学校和政府三者行为相结合。

当前我们的瓶颈在于教师行业规范、动手能力和实践课教学,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这一重点制定阶段性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计划;要多渠道筹措培养培训经费,保障“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目标落到实处;要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数据库,及时掌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动态,实行规范化管理。

2  职业学校整体规划,积极探索,建精英队伍,树品牌名校。

2.1  总体规划,稳步发展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职业学校结合学校专业特点,把“双师型”教师培养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培养与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验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兼职或社会实践,参与行业、企业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或拜行业企业专家为师等,以提高专业教师的行业职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教育教学与行业实践之间的距离,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另外学校要加大两个方面课题研究:实践教学与开发校本教材的研究和专业科技成果研究,把学校建设成技术型、研究型、创新型的综合学校。

2.2  积极开展制度改革,为教育主管部门决策提供实践依据,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学校在教师选用过程中,根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大胆聘任企业、行业专家到校任教。在分配方面,按照“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原则,合理拉开差距,对具备“双师型”教学能力的教师优先,高薪聘用,为其安心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确保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足够,较为德定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加强校企联合办学、工学结合等新模式的研究,并将“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教学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充分利用联办企业提供的场所和有利条件,推行“轮岗制”,专业教师分期分批,每两年或三年到企业顶岗工作半年,接受企业训练,了解行业、企业信息,增强行业、职业实践能力,同时,积极探究与企业“零对接”的教材开发,将培训和教研有机的结合起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2.3  完善和健全考核制度,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考核作为评价手段,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等都要以考核为依据。要积极探索并制定有效、可行的教师考核办法和科学的教师考核指标体系,教师考核应立足于考察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要充分运用考核评估这一有效机制,促进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3  对中职专业教师的建议

如前所述,“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自从其概念被提出以来,就受到职教界的研究者、教育部门领导以及职业学校的广泛关注,而目前,“双师型”教师培养己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双师型”教师的潜在价值。

因此,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抓住发展良机,早日成为“双师型”教师。这样,教师个体才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例如,将有机会进入到企事业单位的机会,从而进行专业实践、挂职锻炼和现场考察以获取实践技能与实践经历、经验;将有机会成为高水平的专业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将获得更多的主持科研课题、创业等机会等等。

总之,成为“双师型”教师,既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又使教师个体更加专业化、职业化。

二、安徽省(宣城市暨宁国市)中等职业教育谢树方课程研究名师工作室

根据《宣城市中等职业教育名师(校长、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宣城市中等职业教育谢树方课程研究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结合《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省级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教秘〔2017〕142号)》等文件要求,根据工作室任期建设工作计划,省中职谢树方课程研究名师工作室积极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一)明确工作定位,确定建设目标

本工作室定位就是职教课程研究,主要立足于安徽省和宣城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际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教法、课程评价等方面加强研究,为我市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在课程教学改革及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咨询,同时也可给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培养一批在课程建设一线实践与研究的骨干教师队伍。

工作室的建设目标就是打造团队,多出成果。建设名师工作室平台,倡导名师教学,根据自愿原则,选拔一批有发展潜力的教师进入本工作室学习和研究,培养一批名师后备人选,打造1-10名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教师团队。力求在3-5年工作内,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上呈现一批示范性的典型教学案例,有1-2项针对本市职教课程改革现状的课题研究成果,以教学内容设计、课件论文、学术专著、教材等多种形式研究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难题,服务地方经济和职业学校教学。

(二)健全工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

1、建章立制,健全机制

成立工作室领导组、工作组、专家指导组、课程研发项目组。依据《宣城市中等职业教育名师(校长、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意见(试行)》,为保证工作室建设目标和个人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强化了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并通过了《宣城市中等职业教育谢树方课程研究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方案》《宣城市中等职业教育谢树方课程研究名师工作室管理考核暂行办法(试行)》,做到制度与工作职责上墙。

2、明确工作任务,做好每周安排

在工作室建设规划与建设方案的框架下,制定了《宣城市中等职教  谢树方课程研究名师工作室建设学年度工作计划》与学期工作计划,列出具体工作目标与任务,责任到人,按照学期工作安排,做好每周或阶段性的工作安排,及时督促成员完成工作任务。拟定并实施安徽省课程研究名师工作室建设三年规划,拟定工作室年度建设计划,工作室核心成员根据个人专业特点,制定针对性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3、做好日常交流,加强考核监督

2015年3月上旬,制定了《工作室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开展工作室建设的考核与评比,要求工作室成员做好本学年的建设小结,写出工作小结——主要含参与建设的基本情况、教科研成绩与教学成绩、工作得失分析、后期工作打算。

做好每周一次的考核签到与周工作交流活动,每月一次的工作室沙龙研讨,每学期一次小结汇报。工作室将实行动态管理,将按照考核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工作目标和重点是工作任务布置与完成情况、难题研究探讨与成果交流、公开课集体备课、专题教学研讨、交流个人成长情况。

2015年9月15日、2016年12月11日、2017年9月开展市级课程研究名师工作室的年度考核,并将结果通报学校,及时进行市级课程研究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动态调整。

4、做好阶段考核,动态调整成员

本工作室申报之初是由本校的汪志敏、吴继霞、魏琴、蒋春兰、王林霞、赵小勇、沈晓武、汪传国,宣城机械电子工程学校的王海安、简光军、汪礼俊老师,和宣城信息工程学校的李杨、潘文岚等12名骨干成员,以及唐慧、王秀丽、易婷、方苗、孙健国、徐玮等第二梯队青年教师组成。在经过每年的建设,根据工作室考核办法进行阶段考核,及时进行必要的淘汰与补充调整。辐射示范作用发挥较好的是王海安、汪志敏、吴继霞、汪礼俊、唐慧、洪流等

5、辐射周边,引领示范

为做好工作室的带动作用,辐射周边,引领示范,工作室申报之初,要求工作室成员根据自身素养和学校工作实际,结合县市区职教发展实际进行县级校级名师工作室的申报建设,宣城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王海安申报并批准成立了“广德县王海安中职语文与专业课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成效显著。

6、聘请专家,搭建平台

工作室特聘了冯厚生、高利兵、徐泓等4名省内同行专家与业界专家担任兼职特聘导师,指导工作室建设。建立工作室信息化平台,动态反映建设成果——“安徽省暨宣城市(宁国市)谢树方课程研究名师工作室”子网站、QQ群、微信群,“名师工作室”专栏,充分利用现代作息技术手段,动态反映建设成果,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动态反映建设成果,广泛交流教学教研业务。

争取学校设立20平方米的工作室办公场所1间,做到办公、教学、研究设施设备齐全,设有工作室专项建设运行经费账目和设施设备资产台账登记,管理规范;

(三)积极开展培训,促进交流发展

按照工作室期初工作计划和个人发展规划,工作室积极做好名师沙龙、课题调研、教学实践、课堂研讨等活动,先后了开展了以下活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1、做好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研讨培训

2015年4月16 -17日,为推进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参加信息化教学竞赛的水平,在市机械电子工程学校由宣城市教研室和市教育学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研讨活动主持人谢树方受委托做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专题讲座,系统介绍了为什么设计微课程、什么是微课程和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并就微课制作提出了十二点建议。

2、开展名师工作室和拔尖人才“送研下乡”活动

2015年3月26日,作为安徽省特级教师、宣城市宁国市拔尖人才,接中溪中学邀请举办教科研专题讲座,东片初中及中溪小学教科室主任和有志于课题研究的青年骨干教师聆听了《做研究型的教师》专题报告。

3、开展名师“示范教学开放日”校际交流和教学模式研讨沙龙

2015年5月21日、2016年11月10日、2017年5月18日,举办了宣城市职教课程研究名师工作室“示范教学开放日”,开展校际交流和教学模式研讨沙龙。在开放日和工作室沙龙活动中,谢树方、吴继霞、洪流等老师就教学模式与方法的运用与改革进行了《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加强设计,愉快教学》《教学方法探讨》《课程开发的技巧与方法》《钳工技能课程研发》《独立小车制作》等专题讲座,认为教改的内涵是“更新教育理念,创设教学情境,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并就行动导向教学的教改实践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4、举办名师沙龙活动,开展教育科研培训

举办名师沙龙活动,是名师工作室的一项计划安排的常规性活动,旨在通过该项活动,推动工作室成员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为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铺路搭桥。省级名师工作室项目建设启动会议、期初期末的项目布置与总结工作。

5、积极开展校际调研交流,参与名师工作室研讨

·2014-2017年组织开展30多次省市间项目考察与听课交流、学术会议等培训,提升工作室成员课程研发能力。

(四)项目引领建设,目标促进成长

1、课程内容改革

l 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晨读读本《经典美文诵读》的调研、编写1-2册适合于中职学生的晨读读本,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文学作品朗读的语感,基本完成第一册初稿。

l 谢树方、魏琴参加安徽大学出版社的《入学教育读本》的中职生入学教育教材编写。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完善《职业素养》课程建设内容。

l 依托信息技术专业开展专业课程内容的研究,结合安徽省教学指导方案的制定工作安排,沈晓武主持、谢树方参加研究编写,省教育厅已经出版印发了《安徽省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2、积极申报课题,开展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2.1  工作室主持人与成员按照工作室建设目标,积极申请研究项目,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室申报了《基于区域视角“名师工作室”建设内容与运行机制的个案研究》《中职学生语文素养与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读、说、问、思、议、练”教学法研究》多项课题。

2.2  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积极推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根据成员任课情况与专业特点,运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开展教学实践,先学后教、先行后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3、积极开展课程评价研究

结合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室成员在课程教学中,加强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尤其是课程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积分晋级性评价的实践尝试,以增强学生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效果。工作室成员以课程评价研究为基础,开展职业学校学生晨读情况的调研,了解课程基础,便于编选文章。

(五)注重建设成效,加强成果转化

一)发挥领衔人作用

1、积极参与学校牵头的省级重点专业计算机应用、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与编制,推进本校专业提升改造,承担校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与审定工作,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听课与创新;参研成果省级计算机应用、园林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布推广

2、完善市级精品课程《职业素养》研发,积极开发出版本土化原创性课程资源《晨读读本》。参与安徽大学出版社《中职生入学读本》的编写并出版。

3、积极开展研究,发挥示范作用

近几年来参加省市级教科研成果评选,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市级教科研成果二等奖、宁国市县级一等奖表彰5项;

近几年主持人教研成果与论文在安徽职成教学会安徽省职教研究会议发言交流8次;

2015年9月承担宣城市名师工作室经验交流会。

4、主持人承担省市级教科研课题研究,取得成效。

l 主持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与政策制度的研究》2016年7月顺利结题;

l 参加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2014 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BJA140063)《以效果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之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标准研究”研究,并承担《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学评机制案例研究》;

l 主持宣城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区域视角“名师工作室”建设内容与运行机制的个案研究》拟6月结题;

l 参与宣城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中职校部两级管理环境下“德育导师制”的实践研究》2017年1月顺利结题;

l 参与宣城市课题《中职学生语文素养与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

l 主持申报2017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研究》;

l 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16期发表专业论文《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机制案例研究1篇,并被中国人大期刊资料复印中心《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11期全文收录;成果论文在2016年安徽省职教论文评比中3篇获奖;

l 《晨读时光》2016年宣城市中等职业教育优秀校本教材评选获一等奖;

l 主持编辑《安徽材料工程学校教科研成果(二)》成果集1册2016年4月印刷;

二)团队建设效果突出

1、积累形成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省市级精品课程《钳工技能》《职业素养》等不断完善;成员吴继霞、王剑平、唐慧、谢树方、汪志敏、魏琴等主编参编出版了《钳工技能》《会计技能》《晨读读本》《中职生入学教育读本》等本土化原创性课程资源;

2、师资团队建设成效突出,市级名师工作室与省级名师工作室成员在2014—2016年间,有谢树方享受安徽省省政府特殊津贴,王海安获安徽省特级教师称号,汪志敏获宣城市学科带头人,蒋春兰、王林霞、李杨3人获宣城市骨干教师称号,谢树方获宁国市拔尖人才称号,吴继霞、魏琴、王秀丽、杨娟、方苗、易婷等多人获宁国市模范教师、先进班主任、学校课改标兵与德育标兵、校级骨干教师表彰。

3、骨干成员与第二梯队教师唐慧、魏琴、段水仙等在国省市级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中获三等以上3人次,唐慧、谢树方、吴继霞、蒋春兰等2016年获省市级录像课、论文一等、二等奖5人次;2017年谢树方、王秀丽、唐慧、黄培培、段水仙、杨娟等获得省市级论文、教学软件、录像课、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等一等奖。

4、团队成员参与行业企业培训、学历函授培训和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谢树方、吴继霞等11人承担学校培训函授部的培训教学,魏琴等承担社区道德讲堂与企业礼仪培训。

三)按照工作室成员个人专业成长目标指南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教学业务的评比活动,三年来成员成长成效显著。

1、成绩优异受到业务与荣誉称号表彰

2014年谢树方被评为安徽省特殊津贴专家;2016年获宁国市第二批拔尖人才称号;

2014年王海安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黄炎培奖,2016年获安徽省特级教师称号;2017年获广德县拔尖人才称号;

2014年魏琴受全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省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表彰;

2015年吴继霞、汪志敏被推荐参加宣城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评比;

2015年蒋春兰、王林霞、李扬被推荐参加宣城市骨干教师评比。

2015年汪礼俊受广德县先进教师、信息与新闻宣传先进个人表彰;

2015、2016年年吴继霞、汪志敏、易婷、蒋春兰等受学校德育标兵、课改标兵表彰。

2015年6月开展校级骨干教师与教学能手的评比,王秀丽获得骨干教师,易婷、方苗等获得学校教学能手的称号。

2、教研成果丰硕,项目成效显著,“三优”评比成果丰硕

甘培坤、谢树方撰写的《基于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机制与模式改革的实践研究》2014年获安徽省中职学校优秀教研论文评选二等奖;

谢树方、张扬华《探索合作机制   创新合作模式——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探索的调研分析报告》2014年11月获安徽省职成教学会论文一等奖、中国职教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谢树方、张扬华《基于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与机制探索的思考与建议》2014年12月获宣城市科协论文一等奖;

谢树方、汪志敏《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研分析》获安徽省“创新校企合作 提升育人质量”主题征文评选二等奖;

2015年宣城市职教论文课件精品课评选中,汪志敏、谢树方、魏琴的《基于内涵建设的职业教育招生形势与对策的调研分析》、魏琴、谢树方的《中等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获论文一等奖,王秀丽《教学“三板斧”》获二等奖;2016年、2017年论文评比中谢树方、吴继霞获得省级一等、二等奖。在2015=2016年安徽省校企合作征文评比中谢树方、汪志敏论文获二等奖,2016年现代职教大家谈征文中谢树方论文获一等奖。

吴继霞课件《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死点”特性》获二等奖,王秀丽《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三等奖;2017年王秀丽课件获得省级一等奖,2017年唐慧录像课获省级一等奖。

谢树方论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研究》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发表,谢树方论文《职业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研究》在《安徽职成教》2016年第3期发表;王海安、谢树方撰写的《浅析<我的母亲>的语言特点及写作特征》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6期,王海安撰写的《试论<哦,香雪>对激发学生探索经的作用》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8期。

王林霞2015年精品课《人物的语言描写》获市级二等奖,2017年录像课获得省一等奖;。

王海安(广德中职语文与专业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撰写的《当前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心理与教学对策研究》获全省一等奖;王海安的《校企合作中提升学生就业稳定率案例》获2015年安徽省“创新校企合作 提升育人质量”主题征文三等奖(《中国教育报》刊登)。王海安的《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发表在《生活教育》2014·12期,并被2015·3期《职教通讯》转载;

简光军的《民办幼儿园师资现状及对策研究》获省二等奖;

3、课题研究成果突出

工作室积极开展省市级课题申报,主持人谢树方受教育部职教研究所科研邀请参与公益基金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卓有成效,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

方成东、谢树方负责,吴继霞、蒋春兰、王秀丽等参与的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实践研究》2014年7月顺利结题;

王海安(广德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负责的市级课题《当前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心理与教学对策研究》顺利结题;王海安、汪礼俊等参与的《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建设》县级课题顺利结题。标志着工作室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的成果。广德王海安工作室由成员主持和参与的课题研究结题二项(市、县级各一项);在研市级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一项;申报待立项市级以上课题三项。

4、课程内容研究项目成果初现

谢树方、汪志敏、汪传国、赵小勇等主持编选的《经典美文诵读(晨读读本)》语文出版社出版;

吴继霞主编,王秀丽、蒋春兰等参编的《钳工技能》2016年在电子出版社出版;

广德汪礼俊参与编辑的《经典文化选读》读本通过学校审定印刷;广德王海安编辑、印刷了《小草文集》,将近年在获奖和发表的38篇论文结集。

5、省市信息化教学大赛与宣城市班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创意比赛、文明风采大赛成绩斐然

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各类赛事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员在研究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汪礼俊积极参加省“创新杯”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得全国、安徽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宣城市首届班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创意比赛中,汪礼俊、王海安分别获得一、三等奖。

魏琴参加2014年省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公共基础课二等奖;

易婷参加2014年安徽省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得二等奖,2015年参加获得三等奖。方苗参加2015年省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三等奖;

段水仙参加2016年创新杯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

参与指导学生或亲自参加各类大赛,胡孝森、段水仙指导学生参加省建筑CAD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段水仙参加创新杯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获全国一等奖、安徽省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

在第十一届“文明风采”省级决赛中,主持人王海安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

6、加强模式创新,促进教学改革

名师工作室成员三年来在专业建设中示范,在课程建设中成长。

1)积极参加学校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整,做好五个项目课程的研发试点-课程调研与职业分析,专业教师积极整合技术资源,参与制定研发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2)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5门课程教学设计试点,开展调研与职业分析,已初步完成课程项目框架的构建,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法为切入点,突出学生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培养。

2)积极申请省市级教科研课题,完成立项课题研究工作。主持人与工作室核心成员主持或参与8项市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

建设完善《钳工技能》《职业素养》《会计技能》3门精品课程项目建设,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运用并有效改进教学工作,并做好成果推广。做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创新研究,搭建5=7门课程项目结构。完成《晨读读本》1项课程建设任务。

3)名师工作室6名骨干成员谢树方、吴继霞、唐慧、胡孝森、洪流、王海安结对指导1-3名青年教师;外聘教师王海安、简光军、李杨、徐艳参与专业课程建设,汪志敏独立领衔省级语文名师工作坊建设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在专业建设、教科研、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建设期内技能水平全面提升,多人次宣城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称号。

7、发挥名师效应,引领辐射周边,主动服务社会,提高社会效益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争取开展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或承担市级以上教师培训、函授培训任务,服务(培训)300人次以上;

2016年4月28日濉溪县徐峰省级汽车维修专业名师工作室来校交流;

2016年10月12日召开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与政策制度的研究》结题汇报交流会;

2017年3月31日开展学校名师大讲堂活动,吴继霞老师就市级课题的成果进行汇报,全校教师参加听课。

2017年5月5日,太和皖北电子信息学校的孟繁星语文名师工作室、张影政治名师工作室来校学习交流。

2017年6月19日宿州环保学校刘海名师工作坊来校学习交流。

第五部分   制度保障,监控诊改,评价殿后

——校企合作模式下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研究

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

谢树方  程胜林

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安徽宁国   242300

 中等职业教育是否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受到社会欢迎,主要取决于学校毕业生的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建立完善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中职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研究的背景与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数量需求,另一方面则暴露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与矛盾,引发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生存竞争压力。因为“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中等职业教育是否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受到社会欢迎,主要取决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质量,所以如何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认真抓好人才培养质量,是摆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面前应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也可以分为三个相关又独立的层次结构: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其中,以政府监控为指导,以社会监控为评价依据,而学校自我监控则应为核心。

课题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除了采用一般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如文献分析、国内比较与校内实践相结合等,本课题尤其重视将整个研究工作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发展背景来进行研究。

 研究状况与成果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课题组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的成效。一是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质量诊断和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框架——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管理机制、重点专业建设机制、课程建设机制、毕业和就业监控机制、资源管理机制、校企合作机制等。加强自然常态下的过程监控专业设置的监控与评价课程开发监控与评价、招生质量监控、教学与管理监控毕业和就业监控、资源管理监控(包括师资队伍、经费管理、设备条件等)。二是着力开展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实践,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实施、招生与就业市场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进行实践与调研。开展相关的课题调研分析,重视行业企业社会对中职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主体作用。三是形成研究总结报告,提出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建议。

一、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实践

必须看到,原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的评估侧重办学条件与水平、办学特色与成效,对办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不是太重,而办学规模与设施条件等方面指标偏重明显。另一方面,各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实践,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和途径进行评价:听课制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其他质量评价,包括根据上级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及学校实际开展的重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阶段检查等质量评价工作,这一类评价通常采用实践(实习、实训)教学内容,学生技能竞赛、教学会考检测等方式进行。

二、  质量监测和控制系统的构建

质量是相对于培养目标而言的,培养目标不同,其质量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中职教育所培养的应用性人才,从理论上讲是一种技术型人才,它不同于中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就质量监控与评估来说,就应该针对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目的,设计不同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而我们在这里所设计的监控与评价体系,其特点是强调让学校充分发挥自我监控的核心作用,是一套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对质量进行自我诊断和预警的系统。

(一)专业建设

中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来展开,其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专业实施和专业考核三个部分。三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

1.专业设置的监控与评价

专业是中职学校行业企业对接的接口,因此如何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是中职学校专业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专业设置作为整个中职教育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来考虑。一般来讲,对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主要是社会需求和资源条件。其中,社会需求包括就业市场的经济需求和学生家长的大众需求两个方面,资源条件则可分为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两大部分,调研和分析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指标:经济需求大众需求软件资源硬件资源等。

2.专业实施的监控与评价

对某一专业的实施进行监控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指标:教学目标监控、教学计划监控、师资配备监控、实训设施监控、课程标准监控、重点专业监控等预警指标。

3.专业考核的监控与评价

对某一专业的考核,按考核因素可分为社会满意度、学生满意度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满意度社会满意度学生满意度政府部门满意度预警指标

(二)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对象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这三者的总和一般统称为课程方案(见图)。根据知识、技能、态度三要素中各个成分的多重、多种综合,选择有价值的中职课程内容;构建模块化、综合化、阶段化、柔性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中职课程结构。这样形成的课程方案,实际上就是多元整合课程模式在一个专业中的体现,是落实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方面的具体计划,将课程内容和进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整合起来。

课程开发的监控与评价的对象

在整个课程方案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涉及课程开发的宏观发展方向和实际应用性,因此,对其实施监控应由课程理论方面的专家、学校相关学科的教师、部分行业专家三方评价人员所组成。

(三)教学过程

本课题所指的教学过程是广义的总体教学过程,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其监控与评价体系包括生源情况、教学管理和毕业就业的整个流程(见图),主要由招生环节、日常教学工作环节和毕业环节组成,分别由学校的招生办、教务处、政教处、就业办、教科室分别负责。

教学过程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1.生源的监控和评价

对生源的监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招生规模的监控和预警、横向情况比较、纵向情况比较等。这一任务主要由学校招生办负责实施,学校招办应在每次招生工作完成后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召开研讨会议,以便制定相应对策措施,提高生源质量,改善学校教学质量和整体形象。

2.教学与管理的监控

教学与管理的监控重点是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授课情况、学生违纪情况,以及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学习情况一是理论课程学习质量的监控二是技能课程学习质量的监控。另外,对学生技能考试情况也应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学生学业成绩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3.毕业和就业的监控

中职教育就业导向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教学过程的以人为本,最终必须体现在为学生就业的服务上。这里,学生毕业和就业的重点监控目标,是学生就业率、稳岗率,以及各类资格证书的获得情况。对就业率、稳岗率的监控预警、对资格证书的监控应该纳入预警

(四)资源管理

1.师资队伍

对师资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监控与评价的主体,由人事、教务、科研部门构成。二是监控与评价的指标,由五类监控指标组成:人事、科研部门主要对师资流动、师生比、队伍构成进行监控,科研部门对师资培训监控,教务部门主要负责教学水平、课堂教学业务、教学事故监控。三是监控与评价的反馈,在人事、教务、科研等部门提供的监控报告基础上,由分管副校长对预警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整改决策反馈到学校及各职能部门。包含对师资流动、师资结构、师资培训、师资奖惩监控等,学校教务部门应及时预警,并配合校方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2.经费状况

学校经费的监控,主要包括财政拨款、专项经费、科研项目、社会资助和学生学费等这项监控工作主要由财务、教务、科研、学生管理等部门负责实施,最后由校一级领导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3.设备条件

实施对设备条件的监控与评价,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特色的重要前提。监控的重点是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及辅助用房、人均教学资源占有量等。

 思考讨论与对策建议

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目的,在于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监控与评价都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手段和工具,最终的目的是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建立“诊断和预警系统”,使校长和管理部门能够较全面地掌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出诊断,发出必要的预警信号,并及时采取防范的措施。这在当前部分学校质量失控的背景下,努力使教育的评价工作从外在的推力转化为学校内驱的动力。

一、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职业学校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内部结构,是强调在日常教育教学的自然状态下,对与教育教学质量直接相关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和资源管理四个方面进行逐项分类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对某些出现异动数值的指标项目作出预警,从而构建起学校常态运行下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它的功能就是通过质量诊断和预警,提高学校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第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就业导向应当是职业教育自始至终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而由于专业建设在其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处于首当其冲的重要地位,如果在常态诊断中发现专业设置、专业实施、专业考核中的某一环节出现异动,则应及时作出预警,以便决策部门采取措施尽快解决。

第二,强调多元整合的课程开发。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当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完成以后,课程目标就有了明确的专业定向,这时课程开发工作就必须紧紧跟上。课程开发是指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而课程方案则是学校确定教育教学内容和组织实施的具体操作计划。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中职教育由课程开发引入教学过程,关键的一点是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单纯将学生作为教学管理对象的做法。学校应当注重以学生为本。要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其就业和创业的能力和素质。

第四,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的资源管理。中职教育教学既要强调过程管理,也应注重资源管理。对资源管理的监控与评价,是从更加广泛的角度对可能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诊断,是贯穿于整个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之中的重要方面。

以上职业学校系统内部的四大规范,是由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资源管理”这一流程,覆盖了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及其相关的环节和步骤。

从整体上看,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即可组成一个外圆内方形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框架。学校内部日常教育教学自然状态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必须努力去适应它的外部环境条件。而这种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只有靠内部组织的规范才能实现。由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资源管理四大规范所组成的校内组织质量诊断和预警系统,正是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规范化的保证。

二、对策与建议

在我国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中,政府、社会、学校应该成为三个彼此相关又相对独立的主体。其中,政府是引导,社会是评价依据,学校自我监控具有核心地位。

(一)微观层面

在微观层面上,我们建议推进中职学校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的诊断和预警系统,加强自然常态下的过程监控。作为基层的教育教学实施者,每一所学校都要强化以自我监控为核心的意识,建立起自己的质量诊断和预警系统,对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与评价。

1.在参加国家省市水平评估的同时,积极推行学校自然状态下的质量诊断和预警系统。

2.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3.完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组织机构。

4、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年”活动。

(二)中观层面

在中观层面上,我们建议强化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对中职教育监控与评价的主体作用,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结果评价。行业(企业)是中职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主导者。要大力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宣传工作,加强社会职业指导和个人发展咨询工作,努力调节经济需求与大众需求之间出现的错位。

1.积极实行毕业生就业情况公报制度。

2.使用人单位成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

3.部分专业课程或实践能力改由社会评价。

4.强调产学研结合,深化校企联动。

(三)宏观层面

在宏观层面上,我们建议设立“中职教育国家质量评价体系”,引领全国中职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强化国家层面对中职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引导

2.在更大范围内形成更为广泛的质量提升活动

3.促进自我监控与评价,提高学校自我诊断教育教学质量的水平


在线预览: